扫码关注
皖北煤电招贤煤矿·微信

【三基建设】 招贤矿业管理人员向违章行为说“不”

作者:吴琼   编辑:   文章来源: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04-20 08:39:00    您是第0位浏览者

有关数据表明,“人的不安全行为”是大多数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,只有坚决制止违章指挥、违章操作、违反劳动纪律等各类违章行为,才能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基层班组长坚决杜绝因为赶任务而冒险指挥,现场职工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,坚决抵制违章指挥。

“安全是1,其他是0,没有安全一切归0”。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个员工,没有人能置身事外。近期,招贤矿业公司开展“向违章行为说不”活动,一起看看他们怎么说。

图片 1.png 

安监部部长李恒——必须让“安全第一”的思想融入血脉

向违章行为说“不”,必须让“安全第一”思想融入血脉。在学习集团公司和本矿文件、规定、领导讲话中,“安全第一”被反复强调,但“井上讲安全,井下讲快干”的现象仍然存在,成为安全生产的“隐忧”。要积极开展事故案例学习剖析,扩大岗位案例警示教育的范围,形成从井下到地面、从生产到生活、覆盖各个工种的案例教育。

图片 2.png 

通防部部长孟凡振——必须杜绝习惯性违章

向违章行为说“不”,必须杜绝习惯性违章。习惯性违章很有市场。因为习惯性违章行为中90%未造成伤害,使职工有意无意地出现习惯性违章现象。习惯性违章,不但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,而且与人的安全素质有关。许多违章行为,违章者存在一知半解犹豫不决状态,无法判定出行为的错误之处,因此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工作技能不容忽视。首先要做到思想稳定,安全意识强,在安全工作方方面面能够做到“循规蹈矩”。其次要控制好个人行为,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,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,忠诚老实的操作态度。还要有意识地开展基本技能培训,提高操作技能,熟悉《煤矿安全规程》等有关规定,培养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。

图片 3.png 

采煤部部长李晨——对违章行为“零”容忍

向违章行为说“不”,是我们的责任。安全无小事,安全关乎生命,关乎企业发展,关乎家庭幸福。每一位员工都要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,有责任和义务保护自己、保护他人、保护设备的安全。在违章行为面前,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要肩负安全责任,发现一起,制止一起,决不姑息。对违章行为“零”容忍,义正言辞直面违章,当头棒喝拒绝违章,是每一位员工对待安全工作必须有的态度。

 图片 4.png

掘进一队队长闫兴彬——每个员工都是反违章的“主角”

反违章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,我们只要进入岗位,就要注意安全、防范事故。反违章关键是培养员工按章办事、按规程作业的良好习惯,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。反违章更是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,“安全”是我们必须要守住的底线,我们要加强现场检查,发现违章行为,必须立即制止。在向违章行为说“不”活动中,每个员工都是反违章的“主角”。

图片 5.png 

修护队队长张振东——让“人人保安全”的意识入脑、入心

很多安全事故,都是由众多巧合或是一个坏习惯引起的。敢于向违章行为说“不”,就是要端正态度,明确责任,让“人人保安全”的意识入脑、入心,流淌在每一位员工的血液里。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,使全员参与,全员行动,共同维护好现场的安全,保障安全生产。作为队长,我要将员工安全教育作为日常重点工作来抓,通过制度化、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,积极有效地消除生产现场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。

 图片 6.png

机电部运转队队长刘听磊——敢于抓“三违”绝不违章指挥

班队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,是班组管理的领头羊,我们要敢于抓“三违”,绝不违章指挥,努力强化自身安全管理能力,有效控制“三违”行为,降低事故发生率。一是要狠抓教育培训,提高安全素质。二是做到安全措施落实到位。三是组织班组员工开展对违章行为说“不”风险辨识活动。开展身边作业风险有害因素识别,对照操作规程,分析可能发生的违章行为。在隐患查处、隐患整改、隐患闭环上下功夫,加强班组隐患排查工作,既要查设备隐患,也要掌握员工思想动态,提高隐患的防控管控能力。

图片 7.png 

采煤部副科级管理人员于国刚——提升技能  减少操作失误

身处极其复杂和瞬息万变的生产现场,哪些情况是危险的征兆?哪些行为属于违章作业?这需要现场人员准确做出甄别、判断。我们要以“三基”工作为重点,继续深化“五活”整治活动,组织班组职工开展每周一题、每月一次技术讲课、每季一次技术考试和师徒结对等多种活动,组织职工开展以岗位技术练兵为内容的劳动竞赛。抓好师徒结对,提高新工人技术理论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技能。

每位职工都要熟练掌握本岗位标准流程操作要诀,正确理解进行程序操作的重要意义,在工作中自觉运用,减少操作失误。必须严格执行地面交通、入井前、井下行走、乘坐人行车、过道岔、风门等各环节安全确认,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开工前、工作中、工作结束后“三确认”。通过事故案例剖析和严格的制度约束,让安全生产成为不可触碰的“红线”。